你选择如何看见这个世界?
在厦门,
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于上周末拉开帷幕。
策展人和艺术家们在30场展览中,
有意或无意地回应着当下的种种症候。
在这篇文章里,
我们将见证艺术家对时代的自反:
面对“疾病的隐喻”与“战争的恐惧”,
创伤还有没有被疗愈的可能?
置身泥沙俱下的“外部”世界,
“内部”世界能否被轻易拯救?
数字宇宙的潮起潮落又揭示了我们怎样的未来?
尚未结束的时疫,突如其来的战争,为2022年蒙上了一层阴翳。而我们还不得不与许多曾指引人类前进方向的泰斗作别。当远方的消息纷至沓来,我们快要被时代的洪流冲刷至麻木。但至少,我们还能用镜头去记录下发生的一切。
2022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展览现场,图片由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提供。
时光不语,却在每个人生命里留下痕迹,带着对历史与当下社会议题的回应,2022年第八届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于11月25日在厦门开幕。“总体而言,参展方案关注的议题反映了当下青年策展人或团体对于艺术家回应历史和当下不同急迫社会议题;中国摄影艺术的生产和展示;疫情后对全球新影像艺术议题和创作趋势,以及对后数字时代技术图像和媒介文化等方向的探索。”摄影史学者、策展人本届影像策展人奖评委团何伊宁介绍道。正如她所说,艺术家和策展人们有意或无意地回应着当下的种种症候,关于疾病与战争、个体身份与社会关系、摄影哲学与图像技术。
本届集美·阿尔勒摄影季由法国阿尔勒摄影节总监克里斯托弗·维斯纳(Christoph Wiesner)和当代摄影艺术家、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联合创办人荣荣担任联合总监,摄影评论家顾铮教授担任艺术总监。共呈现了30个展览与55位来自各个国家的艺术家,包括6场选自2022年度法国阿尔勒摄影节的“年度阿尔勒”展览、10场聚焦华人年轻影像艺术家的“发现奖单元”展览、3场“泰国影汇”展览、1场呈现中国高等艺术院校摄影探索与发展的“中国律动”展 览、3场“无界影像”展览,1场“致敬”展览、1场“藏家故事”展览,2场“在地行动”展览、1场集美·阿尔勒“影像策展人奖入围方案展”、1场“THE HORIZON”摄影展,以及1场“集美· 阿尔勒图书展”,同时颁布了2022年度集美·阿尔勒发现奖获奖者陈翠梅和年度影像策展人奖获奖者王姝曼。“2022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开幕现场,图片由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提供。
转眼年关将至,本届摄影季或许能让我们从时光飞速流转的后坐力中缓过劲来,细细咀嚼复杂感受的个中滋味。我们选取了或许能够代表2022年的几个时代特征,希望给读者提供一种观看的视角,切入本届异彩纷呈的摄影季。
“致敬-荒原中的神谕:庄学本”展览现场,图片由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提供。
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了covid-19大流行的第三年。这场与病毒之间的博弈,已经不单单指代个体与身体侵入者的较量,更延伸到了家庭、社会、伦理、政治等方方面面。后疫情时代,我们将如何重整自己的生活?
“发现奖”单元中的袁可如的个展“记忆所及之处”围绕疾病的隐喻,展出两组影像故事,以及关于影像内容的摄影、绘画和装置。这些作品均以现实中的疾病为元叙事,艺术家对“疾病的隐喻”进行虚构叙事和材料性处理,以一种更为柔和的方式,将现实、情感、梦境等结合,呈现不同历史切片中的个体困境。
袁可如,《雾中来的人2037》录像静帧,2021年。
单频影像,24’38”。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另一方面,从二月底开始的俄乌战争至今仍未平息,且不断经历反转。我们仅从互联网的图片和影像中了解这场浩劫的进程,而处于战争漩涡中心的人物,亦透过这些媒体争夺舆论优势。人们似乎已经将这场远方的战争当作一场“娱乐节目”,而无法感同身受战场中人民的苦难。
袁可如,《永恒与片刻》录像静帧,2021年。
三频影像装置,22’37”。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战争进程中的核威胁让人类想起了几十年前的恐惧。探针小组在“影像策展人奖”单元的策展方案“永无乡与世界尽头”主要研究从二战至今关于核能叙事的变迁,将核能相关的档案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拆解和并置的方式呈现核能叙事的起源及其生产与消费的演变,以此来解读核能叙事之下关于战争、灾难、恐惧、末日想象与政治、大众娱乐、以及乌托邦未来之间的关系与复杂性。探针小组的构思中,“理想的展厅呈现出的是超越单一形式与维度的空间。进一步来说,主题相关的图像、影像、历史文档、虚构作品等错综复杂的在空间中形成关于‘核形象的复合体’,以此营造出乌托邦与反乌托邦之间的张力。”
探针小组“永无乡与世界尽头”展览现场,图片由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提供。
疾病与战争给人带来的强烈心理冲击,对一些人来说,可能是一辈子的心理创伤。王姝曼的策展方案“新生还者”循迹着创伤理论走向普遍化,显形于今日我们所面对的混合现实——人为创伤事件被修饰成为一种始于偶然的意外冲击。评委团认为,王姝曼的方案调动包括了摄影、动态影像和影像装置在内的多种样式,以较为完整的结构和丰富的呈现方式,提示了作为人类经验的创伤的复杂性,也带动我们一起思考如何正视创伤,将其转化为人类的共同经验和遗产。正是这种对人类共同课题的把握,王姝曼获得了此次“影像策展人奖”。
王姝曼“新创伤者”展览现场,图片由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提供。
陈泳因的参与式项目《半梦》则带来了这样的空间——不论参与者的身份、年纪、阶级或者种族,这个起始于2020年并涵盖五个阶段的项目的核心是令每一位发梦者都能遇到匹配的一方。陈咏因将梦视为连接人们的媒介,当世界各地的人都面临着相似而不同的动荡时,她希望通过寻找共同的梦以及分享梦,人们可以互相增进理解,参与者可以弥合社会对他们施加的文化和政治分歧。
上图:陈泳因,”半梦“,2021年。网站。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下图:陈泳因”半梦“展览现场,图片由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提供。
陈泳因,《一杯以发梦者的梦为蓝本的鸡尾酒 II》,2022年。
摄影。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人在绝境,渴望向“外”寻求自我救赎,有的人选择到“唐人街”,有的人选择到“庙宇高堂”。前者决断离开当下,期待新环境的机遇能拯救自己和家人;后者求助于信仰或者其他精神寄托,期待超越性的存在能将他们于现世中的苦难中解脱。自我救赎值得肯定,因为人生每一个重大决定都不容易。但这两种方案,是否能够彻底解决问题?还是更像一种个体无奈的抉择?艺术家让我们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向芸芸众生。
“何处为家”是关于海外华人移民史中的母命题。从2018年开始,艺术家杨圆圆开始着手唐人街的研究和创作。此次个展以”造乡“为题,作为杨圆圆阶段性工作的回顾,她带来了一系列的档案和摄影作品。“我一直都是一个讲故事的人,也一直在坚持通过镜头看世界。”杨圆圆的作品通过混合真实与虚构,借由影像、文本和档案等叙事媒介的转化,向观众讲述那些历史流传中被遗忘的人和事。在移民的身份认同问题上,艺术家在探索中提出自己的质疑:什么是故乡?什么是移民文化?什么是归属感?
上图:杨圆圆,《家庭照片:上海来的女士一家》,1980年代。艺术微喷,尺寸可变。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下图:杨圆圆,《天使岛的旧房子》,2022年。艺术微喷,尺寸可变。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展览表达出杨圆圆对移民文化的断裂感,同时还有对乡愁的深思与新的阐释,非虚构与虚构故事线中,艺术家完成了'造乡'的修辞”,展览策展人祝羽捷还认为,全球化目前处在近乎静止的状态,当下海外华人的生活及对他们的身份探索值得更多的新的研究和关注。“今天很多人又在讨论移民问题,所以我觉得这个作品挺扎心的,你会重新去思考移民究竟代表着什么,还有移民在异乡的多重复杂身份所造成的生活境遇。”
“独在异乡为异客”,我们还需要关注当下许多背井离乡的年轻打工人。同样试图探讨身份认同问题的还有本次摄影展的“在地行动”单元,策展人严佳林尝试通过这次展览,让艺术家回溯起点,回望家乡。“展览中艺术家们所存在着的对身份认同的困惑,以及无法割舍的羁绊,也是当下许多背井离乡的年轻人,时常会体验到的复杂感受。相信这样所创造出的、真诚的共鸣是必要的存在。”
上图:陈海舒,《特步》,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下图:魏艺娟,《段段》,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民间信仰形式丰富,是一种现实的、有生命的、活着的文化现象。”怪力乱心“展览则延续了艺术家张晓对中国民间社会的持续关注。艺术家的创作从故乡的农村扩展到了更大范围的中国乡村社会,去关注这些的民间信仰。展览中新造的神像千奇百怪,同时他们的形象也涉及到这个时代的各行各业。“这些源于当下的塑像形象打破了宗教原有的信仰和审美体系,转而变成了老百姓需要什么便会创造一个与之对应的菩萨”,以此来满足他们朴素的愿望。
张晓,《怪力乱神》系列,2021年。
图片由艺术家和空白空间提供。
2021年被称为元宇宙元年,Facebook也顺势改名为Meta,意图夺取市场先机。然而仅仅时隔一年,这股数字浪潮颓势尽显:大量数字货币崩盘,NFT艺术前途未卜。而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绘画、图像处理技术在今年技术井喷,输入关键词即可获得独一无二的数字作品。人们如何正确面对技术带来的革新与启发,又如何适应它们作为创作工具所带来的可能性,在潮起潮落之后,这些问题都需要慢慢思考。
在如今的时代环境下,策展人王懿泉希望在展览中探讨“图像制造”这个源自摄影又拓展了摄影的概念。如今,摄影图像的生产已不仅仅结束于快门的曝光,甚至按快门这个动作本身已不重要,在原图像基础上进行再生产衍生出的图像已经成为我们日常观看对象的绝大部分。“我更关心的是图像技术是怎么做到的,图像是怎么产生的,它是怎么传播的。我会去看很多艺术家或者不是艺术家,甚至也不是视觉工作者的人,他们的工作怎么样。”
陈翠梅,《南国以南》,2006年。
电影短片静帧,11分钟,1080P,彩色,有声。
图片由艺术家和大荒电影提供。
因此,王懿泉选择了两位并不完全身处当代艺术圈的两位艺术家来参与此次“发现奖”。陈翠梅作为电影导演已获奖无数,但作为当代艺术家参与展览还是头一遭。在其个展“就因为你按了快门吗?”中,陈翠梅使用了多种图像制造方式,包括人工智能、影印扫描、DV拍摄、卫星地图等等,创造了一种图像的立体体验。如一张超大图像,含有多个层级,有看得见的层级,也有看不见的蒙版,它们彼此对应,但都以各自的视觉形式及其背后的图像制造机制反映着陈翠梅对于祖籍地金门的情感。最终,陈翠梅获得2022年度集美·阿尔勒发现奖。
陈翠梅“就因为你按了快门吗?”展览现场,图片由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提供。
另一位艺术家夏诚安则拥有视觉传达设计背景。他对于在时代的媒介洪流中有关魅力的种种行为与表达进行了思考,在创作中混合了平面设计师应用视觉文化的能力与当代艺术家解构经济社会的愿景,用摄影、观念艺术、计算机图像和数字后期技术来制造一种对自我的迷恋。在个展“人造魅力”中,艺术家的置景摄影通过控制环境与符号语言来改变画面中艺术家不断增殖的个人形象,将探讨不同文化议题的系列作品彼此交织起来。
夏诚安,《黄金万两》,选自《财富艺术》系列,2022年。艺术微喷,双面裱于铝塑板,150cm x 100cm。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而李维伊在刘钢策划的展览“关联的图像”中,展示出“摄影图像”在“拍摄”与“记录”之外的力量。本次展览的《家庭相册项目之二》和《妻子们》都是对图像的传播与变化做出的探讨。《妻子们》系列中,李维伊为一起社会事件拍摄了这组摄影作品发在微博上,并在一周之内获得大量观众点击。虽然艺术家从未在这条微博内提及任何与此事件相关的字眼,但在收获的近九千多条转发里,有大量的语句都在顺着李维伊提供的叙事角度来描述它,借此表达悲痛与愤怒。在微博上的观众评论已然成为作品的一部分,李维伊看重这种图像在互联网上病毒式传播的能力:它们在不断复制自身产生变化的同时产生了新的东西,这也让李维伊开始相信人们具备共情的善意。
上图:李维伊“关联的图像”展览现场,图片由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提供。
下左、右图:李维伊,《妻子们》系列,2022年。
艺术微喷,22 X 33cm。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左图、右图:李维伊,《家庭相册系列二》,2022年。
UV 印刷,尺寸可变。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如此体量庞大、涵盖多个议题的集美·阿尔勒摄影季是怎么制造出来的?《集锦》以单元为单位,和几位参与者聊了聊他们的创作,以及对于这一届摄影季的观察。
「影像策展人奖」——
什么是评委眼中的好方案?
探针小组,“永无乡与世界尽头”现场图片。图片由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提供。
由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与香奈儿于2021年联合发起的“集美·阿尔勒影像策展人奖”今年迎来第二个年头。奖项以扶持年轻影像创造力为核心,致力于发现和培养优秀中国青年影像策展人和研究者。今年,有五位/组方案入围本届“集美·阿尔勒影像策展人奖”, 分别为:“暗箱:爱与图像的装置”(策展团队:黄羽婷 & 徐智博)、“差速河谷”(策展团队:陈鋆尧 & 王步云)、“新生还者”(策展人:王姝曼)、“一镜到底”(策展人:侯钰瑶)、“永无乡与世界尽头”(策展团队:探针小组)。由知名学者、艺术家、策展人组成的终选评审团包括曹丹、克里斯托弗·维斯纳、顾铮、贺婧、何伊宁、丽莎·斯普林格、鲁明军、荣荣。本届大奖由王姝曼获得。
《集锦》:你认为什么样的策展方案是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好方案”?评选时会看重方案的哪些特质?
荣荣:
首先我觉得还是要总体的评估,比如一个作品的呈现、选题,包括它的展示方式。但是到最后的现场是不是能唤醒你或者打动你,还有方案的完成度,这些都是很难说的。我们会跟艺术家本人见面,在现场也会跟艺术家交流。在他的作品面前,他怎么阐释创作的脉络以及出发点,我觉得也是非常重要的。
顾铮:
在对于一个观念或问题意识的透彻思考之下,找到具开创性,有时可能是自我否定性的语言来阐述和呈现之的努力和野心。
何伊宁:
我个人比较关注策展人(团体)在方案中如何体现他们的问题意识与艺术家作品,以及其个人经验和研究背景的结合。然而,作为一个奖项,策展人(团体)在方案展阶段所面临的挑战远比初选的提案要复杂的多,包含入围者对空间运用、作品阐释和研究等等综合能力的展示。
贺婧:
这是一个着重于“影像策展”的奖项,所以我认为最重要的特质是这个展览方案能清晰地体现出它是从何种角度、以怎样的方式展现策展人对于“影像”艺术媒介、影像作品的理解的。这一点至关重要,我相信这也是方案丰富性的主要根源。其次,我个人会更看重那些在叙述方式上比较简洁、甚至结构上比较简单,但是在展览整体上能呈现出概念和作品之间的开放性张力的方案,而不是通过过多、过重的理论叙述来带出一个展览,又在具体的作品选择上过于“点对点”的方案。对我来说,后者会比较单薄,这种策展的单薄不是理论叙述的重量或者厚度就可以弥补的。
「发现奖」——
什么是策展人眼中的“好作品”?
彭祖强,《瞥漏》,2022年。单屏录像,12分15秒(黑白,有声),循环播放,尺寸可变。图片由艺术家与天线空间提供。
集美·阿尔勒每年邀请5位策展人提名共计10位华人摄影师入围举办个展,并在开幕周期间评选出大奖得主。除了丰厚奖金外,获奖艺术家亦将作为中国摄影界的新生力量,受邀于次年法国阿尔勒摄影节的国际舞台展出。
本年度“集美·阿尔勒发现奖”参展艺术家有:由策展人刘钢提名的艺术家张晓 (展览“怪力乱心”) 和艺术家李维伊(展览“关联的图像”);由策展人沈宸提名的艺术家陈萧伊(展览“横断涟漪纪:我在说从深海听来的几个词”)和艺术家赵谦(展览“纸张,光点与海螺”);由策展人祝羽捷提名的艺术家杨圆圆(展览“造乡”)和艺术家袁可如(展览“记忆所及之处”);由策展人孙文杰提名的艺术家彭祖强(展览“冷敷”)和艺术家陈泳因(展览“半梦”);由策展人王懿泉提名的艺术家陈翠梅(展览“就因为你按了快门吗?”)和艺术家夏诚安(展览“夏诚安:人造魅力”) 。本届获奖艺术家为陈翠梅。
《集锦》:你是如何选择艺术家的?
王懿泉:
我选的这两位艺术家其实他们的风格、年龄、阅历都不一样。夏诚安很年轻,1995年出生在上海的艺术家。他的工作和学术背景都是视觉传达设计,但他其实不是一个传统的设计师。我是在Instagram上认识他,他的图像本身就很有吸引力,又有拼接的元素,又有极繁主义的美学,还有一点波普风格,不同的观念在一起就比较好玩。
陈翠梅则是一位电影工作者、一位导演,所以她平时的工作其实是动态影像。摄影跟电影的关系最早的时候会相对近一些,但今天摄影是摄影,然后电影是另外一个大领域。但我就很关心,因为电影人他们也是很重要的视觉艺术创作者,他们和当代艺术的关系和距离是怎么样的?
我会参与电影节的活动,发现电影跟当代艺术两个领域之间的互动并不是太多。但对于我个人而言,我觉得两个领域其实非常有交流的可能性,这个途径也是非常顺畅的,因为很多当代艺术家也拍电影,作品也有影像的形式;而很多电影导演的作品也有当代艺术的成分。所以我希望非传统的摄影师能加入到摄影季中,才会想到邀请一位平面设计师背景的艺术家和一位导演型的艺术家来加入。
祝羽捷:
我和她们两个之前在不同的展览都合作过,我觉得我对她们的创作有一个持续性的观察,策展人和艺术家保持长时间相互的观察和了解,保持关注这一点很重要。
杨圆圆调动了自己巨大的热情和生命力做艺术,富有敏锐的观察力,关心时代,关心远方的个体。影像作为她的工作和方法,在艺术创作的同时赋予了镜头之下每个个体的尊严。让脆弱、不堪重负的灵魂摆脱了孤独的命运。我认为好的艺术本该如此。
而袁可如的艺术创作充满“刺点”,把现实与隐喻联结在一起,在今天压倒性的视觉文化中,拨开一条充满思辨的表达之路,让观看刺中麻木的神经,就是她带给我们的——让人隐隐作痛的影像的力量。我从来不觉得做艺术是一件完全明媚的事,我们生活在这样特殊的几年,更深刻体会到自己要从冷漠中脱离出来。
《集锦》:你这次的展览方案是什么样的?
王懿泉:
我们希望展览围绕着陈翠梅关于故乡金门的讨论,而且有很多影像作品,所以她的空间设计得比较暗,是一个黑匣子式的空间,而夏诚安是一个白盒子。我特别希望有这样的对称,体现它们是来自同一个策展人从不同角度来讨论图像制造的展览。夏诚安的展览设计是希望体现艺术家称作大道至繁的美学。展览前言中也提到了这个点,也就是“more is more”。夏诚安觉得多就是多,而且要特别的多,所以他会用特别多的壁纸、特别分散的图像来把空间包裹起来,这是他最主要的空间设计概念。
陈翠梅之前在电影领域已经是蜚声国际,而这次是她第一个当代艺术的个展,所以我在空间设计上有很多的思考,包括我们的空间设计团队活络空间设计事务所也给予了很多设计上面的支持。陈翠梅空间设计里比较出彩的就是它的土地地图,我们在场地中规划出了一个类似梯形形的由栅栏围成的区域,它的形状按照她在金门所拥有的第598号地地块边界来造型,还铺了一个巨大的土地区块图的影印版在地面上。
祝羽捷:
杨圆圆的展厅我们想设计成中国城一样的剧场。她和袁可如两个展览的展厅都会是沉浸式的现场,很有剧院的效果。这两个艺术家影像占据了作品中很重要的部分,所以在展览现场我们花了一点点心思,我找了建筑师祝晓峰帮我们设计了一些内部结构,让展览从空间设计上给人一种与外界的隔离感。整个摄影季一定充满了各种不同的影像,环境又很明亮,所以我们做了这方面的调整,让每一个艺术家的单元更加的自我,更加有个性,更加的独立。
「无界影像」——
跨界都在跨什么?
黄觉,《自画像》,2017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本年度“无界影像”将展出著名诗人翟永明(展览“全沉浸末日脚本”,由策展人沈祎策划),当代艺术家张恩利(展览“张恩利”,由策展人顾铮策划),和知名演员、摄影师、音乐人黄觉(展览”烟花侦探“,由导演毕赣策划)的作品。
《集锦》:你为什么会开始尝试摄影?
黄觉:
就是刚开始是刚做演员的时候、在剧组喜欢抓拍一些画面、希望过了好长时间之后看到这些照片还能回忆起来当下的那种心境、单纯靠记忆是记不住的.
《集锦》:和其他媒介相比,摄影带给你什么新的思考?
黄觉:
角度是不一样的。像我们平时上网浏览一些文字或者图片信息、更多的是输入的一个过程,是在看别人所分享出来的生活、别人眼中的世界。摄影其实算是一个主观输出的动作,通过照片里的内容和别人分享此刻我所看到的世界,对于我自己来说也是一种记录。我一直都在说我的照片千万不能丢,它们可能包含了我这么多年全部的生活场景。
《集锦》:作为策展人,你在艺术家的尝试中看到了哪些新意,即有所突破的地方?
顾铮:
作为一个声名卓著的画家,张恩利并没有局限于自己的绘画领域,而是根据不同情况来寻找合适的媒介手段,找到最满意的表达方式。比如头发系列,就是以拼贴的形式,以他脍炙人口的、富于表现力的线条勾连印刷图像里的波涛起伏的发浪,给出了非常特别的视觉效果。
毕赣:
我对演员黄觉已经无比的熟悉与了解,与艺术家黄觉一起合作我感觉到更多的是他对这个变化了的、脆弱的世界也有同样的体会。
这个展览最重要的是黄觉的作品和观众之间那种无形的联系是什么。所以我在观众和黄觉的作品之间设计了一个障碍,或者说是一个契约。大家可以在外面走马观花,也可以付出更多的时间,如同侦探一样去探索黄觉的“心脏”地带,甚至可以在他的“心脏”地带冥想。
「在地行动」——
如何体现在地性?
林嘉杰,《龙岩男孩》,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在摄影季的两个分展馆:厦门鹭潮·鼓浪屿美院、福州桂湖美术馆中,分别进行着联结新生代艺术家,挖掘福建本土文化内涵,由严佳林、曾璜、董诗洁、火火火策划的“他们”主题群展;以及探索厦门鼓浪屿文化艺术特色,以影像艺术赋能城市更新,由策展人陈旻策划的“艺术家驻留计划”成果展览“有时你的双腿让酣睡的波浪移动”。
《集锦》:你是怎么体现“在地行动”的在地性的?
严佳林:
“潮间带”这场展览将基于艺术家们所关注并叙述的自我或他人的故事体现出福建本土文化。摄影作为一扇向外敞开的窗口,观众透过它能最为直观地注视并感受艺术家所描述的“在地性”。这场展览里有近距离的、私人化的情感书写,也有创作者对福建本土社会与人文景观的观察与调研。一方面,观众得以窥伺到接近微距的人文风俗与在地性格,另一方面,观众也能够站在更远的距离,去观察与思考当下在地的社会景观。
作为策展人,我希望所呈现的本土文化是对生活的理解的延伸,而非刻奇的、舞台式的用力表演。所以我会拒绝直闪式的、过度脸谱化的作品表现形式,倾向一种间接的、绵延的叙述风格,这也是我一直感受到的,福建本地的气候所带来的风格那般氤氲缱绻。所以这场展览里,本土文化将通过基于艺术家们所关注并叙述的自我或他人的故事来体现。
《集锦》:你是如何选择艺术家的?
严佳林:
我希望挖掘福建省内更多年轻的创作者,相信一直都存在着许许多多优秀的创作者,只不过即使是信息发达的当下,许多创作者和好的作品也不一定有机会获得关注。而身处不同人生阶段的创作者,对家乡的感受与体会必然不尽相同。我也希望通过他们及其创作,能够带给观众对于福建更为丰富的解读。
我选取的艺术家当下大多背井离乡地生活,他们与家乡的关系,更多像是在回溯与回望。身处远方的个体,为何总在回望遥远的集体?其中所存在着的对身份认同的困惑,以及无法割舍的羁绊,也是当下许多背井离乡的年轻人,时常会体验到的复杂感受。相信这样所创造出的、真诚的共鸣是必要的存在。
策划
Max Li Yifei
撰文
Larry Z
编辑
Yifei、调反唱唱
排版
胡显昊、Anya